三个打渔人相约聚在河潭边钓鱼。河水很急,三人正待鱼儿上钩,忽见有人从上游被急流冲下,掉进深潭并挣扎求救。于是,有一打渔人跳进潭中把落水者救起。不久又有一人被冲进深潭,被再次救上岸。就这样接连救起五个落水者,这一打渔人累极了。三个人中另一人忽然想起什么,他离开现场来到上游,告诫戏水者河有旋涡急流,劝说他们不要在此游泳、戏水,并立警示牌一块,然而还是有人无视警告入水落难,需要救助。第三个人思来想去:如果人们都识水性,会游泳、潜水就好了,万一落水了也会自己救,不会溺水而死。于是,该打渔人回去开办了一所教授游泳的学校。从此,再也没有发生溺水事件。
三个打渔人的故事生动形象地提示了心理治疗、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三者的关系。第一位打渔人跳入水中不顾自身生命危险的举动可喻为心理治疗,是事后的补救工作,要花费更大的努力。第二位打渔人的劝说工作就好像心理咨询,只对特殊对象、具体问题产生影响。第三位打渔人的“教人习水性”就如心理健康教育,他找到了“落水者”需要求助的根本原因。
因此,心理疾病应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,心理咨询是管中间一段的,只针对正常人,心理咨询工作是怎样完成这一转变的呢?通常要经过以下步骤:首先,要真诚地接待来访者,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,并取得来访者的信任。心理咨询本质上要和来访者建立一种关系,在这个关系中,心理医生要给来访者创造一种“亲人般的关怀、朋友般的理解”氛围,在这样一种心理氛围中,来访者才可以“安全地敞开自己,自由地探索自己在现实中面对的困境”。一个好的心理医生都应有一些共同的特质:心理善良,关心别人,愿意付出,愿意帮助人;但同时,心理咨询老师也是一个有血、有肉、有感情的个体。他们会带着自己过去成长环境、背景的影响,带着对社会、对自己、对别人、对生命的理解,带着自己内心的需要和对理想的追求来到工作的岗位上,而这些,都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与来访者的关系中。
其次,通过语言问话技巧引导来访者谈出自己的问题,这样,一方面咨询者了解到对方问题之所在,另一方面,来访者通过倾诉自己的问题,宣泄了被压抑在内心的消极情绪。再次,就是要和来访者共同分析、讨论问题,理清来访者的情绪、认识以及面临的现实困难。并共同讨论并制定解决这此现实问题的具体方法,明确如何面对现实问题,确立今后的生活方向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心理咨询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,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,也不会像工匠的技艺那样,一二三四五,心理问题全跑了。为此,心理医生所能做的只是帮你指明方向,剩下的就看你对自己负起责任的程度了。